1976年,武汉邮科院一个简陋实验室里,一根长度为17米的“玻璃细丝”从科研人员手中缓缓流过。这是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也是引领今天以光谷为前沿的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规模的“第一束光”。
2022年,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领下,2022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达1.9万亿元左右,位列全国第八,以4%的增速领跑GDP十强城市。2022年底,在国际刊物《自然》杂志发布的最新全球科研城市排行中,武汉位列全国第5、全球第11,相较2021年全球排名进4位。
曾几何时,武汉拥有百万在校大学生,每年留汉就业创业的人数不到十分之一。
“留住大学生,才能留住未来。”为了扭转人才利用率低、人才外流严重的局面,从2017年开始,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买房租房可打八折、落户仅靠一证、近500家企业带头落实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
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选择与武汉“双向奔赴”
眼下,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东湖科学城一批科创平台及创新项目稳步推进,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优化提升项目启动建设,五大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东湖高新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氛围已成气候,创新力量更加集聚,科技创新势能不断加快向发展动能转化。
围绕科技创新,《2023年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定下了一系列新目标,聚焦“科创中心建设成势见效”“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生态加快优化”四大目标,围绕“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等九个方面列出22条具体任务。
“希望到2025年,东湖科学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集聚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重大进展,助推武汉新城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建设,引领中部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科技力量。”武汉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协调处负责人说。
500万!2023年武汉市江汉区科技创新发展支持政策申报10点汇总
一、对新引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领军企业以及国内外上市科技创新企业,首次年度财政贡献度达到100万元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引入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成立3年以内估值1亿美元以上或估值10亿美元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二、支持文化创意、互联网信息服务、智能制造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对其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5000万元、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支持。
三、对在我区注册的初创型科技企业获得创投机构股权投资100万元(含)—5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500万元(含)—100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1000万元(含)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每年专项安排500万元科技创新券,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四、对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备案企业,按照其研发投入的6%给予补贴;其它产业领域同类企业,按照其研发投入的3%给予补贴。区级财政在按规定承担50%补贴经费的基础上,再按其研发投入的2%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贴。
五、对企业新获批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50万元、30万元、30万补贴。区财政在按规定承担50%补贴经费的基础上,分别再给予一次性奖励75万元、20万元、20万元。
六、对国内外著名创投机构、创业孵化机构、产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等在我区创办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开办补贴。
七、对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出资购买(租赁)用于创新创业服务的开发工具、公共软件、网络等技术服务设施,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八、对新列入国家、省、市级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在市政府给予一次性补贴后,再分别给予一次性75万元、20万元、20万元的补贴。对举办具有全国性、区域性或行业性影响力的创业大赛、创新论坛、创业辅导等,单个机构每年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九、对当年考核结果优秀的众创空间或科技孵化器,发放运营经费补贴和装修补贴,运营经费补贴3年,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装修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已获得开办补贴的不得同时享受装修补贴)。
十、对在我区落地实施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目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分别给予项目实施单位10万元、20万元、40万元的奖励(转化单个项目不重复奖励)。
武汉全国科创高地行走之路
没有既有经验,没有现成模式,与企业做朋友,共同探索融合创新资源、催化创新要素、构建创新生态的特色科创之路……作为武汉市重点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期待运用平台优势和制度灵活性,持续促进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的科技创新事业。
“做政府不能做、高校不去做、市场做不了,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情。”武创院院长李锡玲介绍,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已经形成了“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技术+资本”“内部跟投以及合同科研”等创新工作模式,着力打通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全流程。
“未来5年武创院还将建设不少于50家专业研究所,将吸引集聚至少50位院士,形成战略科学家集群。”李锡玲说。
2020年起,武汉市科技局启动了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工作。两年多来,220名“科技红娘”已覆盖在汉重点高校院所和各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成为校地对接“联络员”,成果搜集“侦察兵”,成果转化“经纪人”,院士专家“服务员”,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17个。2022年武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00亿元。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